第九章第一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的第一节,在学习了第八章人类的食物之后,同学们知道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习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定以下几点作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2、在显微镜下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能力目标: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情感目标: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3)教学重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许多的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伦的层次。三、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探究和总结,由于血液的成分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我还设计了两组视频,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四、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总结学习学以致用,能力培养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同学们到过医院化验过血液吗?想知道为什么一滴血就能作为医生诊断疾病的依据吗?这里有一份化验单,想不想学医生那样,为病人解读化验单,诊断疾病呢?导入新课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血液的组成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作出假设:血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通过血液分层实验和观察血涂片的方法)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血液的成分呢?观察血液的组成注意各种成分的颜色及体积学生探究完成下列训练题:1.家里杀鸡宰鸭时,血液放在碗里,问碗面上的血色与碗底面的血色有何不同?2.验血时白细胞高于正常值,说明什么问题?3.当人体轻微受伤流血时,有时无需进行任何处理也会自动止血,为什么呢?设计理念:自己动手,提高实验技能。2.思考题:为什么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大部分是红细胞?观察人血细胞要求:1.请同学们练习在低倍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要区分白细胞、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目低倍显微镜下的人血细胞认识红细胞1.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圆饼状,无细胞核红细胞,白细胞各是什么形态,红细胞与白细胞哪一种更多?2.红细胞的正常值:成年男子:5.0×1012个/升成年女子:4.2×1012个/升红细胞(RBC):想一想: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对身体将会有什么影响吗?红细胞的运输作用认识血红蛋白1.血液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之所以是红色,是与血红蛋白有关。思考: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与血液中什么细胞有关2.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红。3.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子:120-160克/升成年女子:110-150克/升想一想: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会对身体有影响吗?白细胞(WBC):1.白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多种,都有细胞核2.白细胞的正常值:(4-10)×109个/升认识白细胞想一想:白细胞数量如果不正常,将会对身体有影响吗?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认识血小板为什么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涂片时看不到血小板?血小板(PLT):1.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2.血小板的正常值:(1-3)×1011个/L想一想: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对身体有影响吗?2、三种血细胞比较:比较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形态圆饼状圆球状,有多种形状不规则结构无细胞核有细胞核无细胞核正常数量男5.0×1012个/L女4.2×1012个/L(4-10)×109个/L(1-3)×1011个/L功能1、血液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起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完成下列训练题:1.人的血液是由(),()组成的。2.血细胞是由(),(),()组成。3.血浆的成分括哪些?血浆有什么功能?4.什么是血红蛋白?5.什么是贫血?有什么症状?怎样预防?实践应用让你当一回医生给病人看一下化验单,诊断疾病并提出个合理建议!建议!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