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2模块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VIP免费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2模块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1/48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2模块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2/48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2模块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3/48
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真题体验第16讲│真题体验一、鉴赏意象1.[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①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第16讲│真题体验(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应根据前三联分析素蝶的活动及其环境,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与蜂为伴,在草丛中盘旋;为避鸟雀,隐藏于薇叶之下;映日翻飞,顺风起舞;在花丛中、密叶间时出时没,穿进穿出。伴随着绿蕙、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等不断转换的背景,素蝶轻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一一展示了出来。(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题时,应结合注释了解作者,进而分析诗中“物”与“志”的关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2)问作答应力求简明。咏物之作,意在借物以寓情,托物以言志,此诗并非泛泛的咏蝶之作,而是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史载刘孝绰自幼聪颖,然恃才傲物,一生仕途坎坷。此诗前六句描摹素蝶形象,末二句以素蝶口吻表白情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第16讲│真题体验【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第16讲│真题体验2.[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6讲│真题体验【解析】第(1)题要求对诗中三处写到的“月”进行简要赏析。要对“月”这一形象(意象)进行赏析,角度很多。一般是先写出形象的特点,再看这一形象的作用。第一处是一轮明月悬于“空江”之上,一个“来”字写出了“月”像是来与诗人为伴;第二处“月”,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月弄清辉”,这就和下一句的“水上人歌月下归”相应和,一个天上,一个水上,人在弄清辉的月下唱着歌归家,而自己则是暂住岳阳城下,是一个眼望苍茫江路的过客,感情上可以认为有旅中思归之意。回答第(2)题时应该先思考是怎样表现的,即诗歌鉴赏中常涉及的景与情的关系,在这里诗人是把情感寄寓在“景”中来表达的。所以在答题时要先分析写了哪些“景”,但是这里的“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然景物,因为诗歌鉴赏中提到的景,不仅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社会生活的事实。再看这些“景”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6讲│真题体验【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作者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第16讲│真题体验3.[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方案-第2模块第16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