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养。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欢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二、具体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加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活运用。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四、教学内容第一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Ⅱ、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进展的相关知识。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教学进度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篇二】一、工作部署1、每周安排一次训练,轮流进行基础训练。2、对于高水平的成员有高要求,对于水平相对较低的,加强基础训练,或者进行以优带差。3、不定期展示训练结果,以表演节目的形式展现。4、校内有活动需排练节目时,每周训练取消,换成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周几次机动密集强度排练。二、基本训练1、基本功训练:可以请有基本功的同学训练成员或者请有过教舞经验的人进行训练。2、形体训练:需穿高跟鞋练舞,以基本舞蹈动作或走秀的形式训练成员挺拔的气质。3、乐感、节奏感训练:训练成员对于音乐的身体律动。4、表情训练:表情在舞蹈中是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体现。5、舞种训练:根据平常的舞种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训练。6、针对式训练:针对成员的弱项与强项进行修正及做相应的调整,扬长避短。三、工作要求1、定时。要求成员不要迟到,有事需请假。2、定内容。确保训练内容有效实施。3、定评。训练过程中根据成员的表现给予审核评分。四、其他1、舞蹈部成员较少,尤其缺乏男成员。应再进行有目的性的扩充纳新。2、若需上台表演节目时,统一服装是必须的。在这方面申请服装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