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首联诗人回首往事,抒发感慨。“”点明了贬居之地,“”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2.颔联中的两个典故分别与什么人有关?作者化用这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颈联历来受到让你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什么?由这两句诗你想到了王建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哪两句诗?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无题》1.首联第一句中的两个“难”的意思相同吗?2.首联第二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句诗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4.你是如何理解颈联中的“改”与“寒”两字的?5.尾联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愿望?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默写。(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无题》:2.填空。《无题》中的“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属于双关语,暗指。尾联将对方住处比作“”,含有之意。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3.选择题。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包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第1页共4页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二)课内阅读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解示诗句的含义。赏读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六、学后反思1.背诵古诗二首2.完成拓展阅读《古诗二首》参考答案二、预习导学1.(1)fùkēbìnyīnyān(2)刘禹锡梦得唐文学家哲学家《刘梦得文集》《秋词》《陋室铭》李商隐义山玉谿生唐《李义山诗集》三、课堂互动探究(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巴山楚水”,“弃置身”2.向秀、王质,对亲旧凋零的伤感、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之情。3.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们常引用这两句诗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表现了诗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的情感。第2页共4页《无题》:1.两个“难”的意思不同,“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2.情景交融,点明暮春季节,渲染了别离的凄楚气氛。3.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及双关的修辞手法,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延伸意义:歌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4.“改”写出了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寒”既写出了月光的凄清,更道出了对方内心的伤感、孤寂。5.表达了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的愿望。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默写。(略)2.填空。思;对情人的思念;可望不可即;缠绵悱恻3.选择题。C(二)课内阅读1.低沉愤懑;高昂乐观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这样的一幅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在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二、学习《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