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前言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有实验证明,当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的时候,运动会促使血糖上升,肌力增加,精神饱满;如强迫他们从事体育锻炼,血糖会下降,导致肌力减退,并很快会出现精神倦怠的疲劳症状和消极锻炼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2.1现今教育体制影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在教育部颁发的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普通全日制高级中学每周的体育教学课时为2学时。而且有时这还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今中学生的体制健康水平。调查表明现在我们的中学生体制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具体体现在肥胖学生的比重增加,学生的肺活量下降,握力水平下降等等身体器官功能以及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存在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据调查有超过80%的中学不同程度的存在补课现象,学生面临的考学压力很大,学习任务很重,而学校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在相比之下体育便成了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业余活动”,能免则免,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甚至发展到连代表中学体育特色的,最基本的课间操都成了要“扼杀”的对象。诸如此类原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要大打折扣,即使参加也是应付式的。而有些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干脆在上体育课之前就先问老师:“这个要考试吗?”一切皆为了“考试”。还有一些原本对体育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也因为升学的压力,学习任务重而不得不一再压缩自己体育活动的时间,甚至不得不舍弃自己所钟爱的体育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今教育体制背景之下,学生对体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一个被动完成的任务来应付。而从主观上没有动因,兴趣就更无从说起了。要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要让他们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了解体育的重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了解体育的锻炼方法,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2教师教法与组织形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上课教师息息相关。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教法、教态、组织形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上课形式来说,对准备部分要坚持多样化,灵活性的原则。把枯燥无味的跑步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把死气沉沉的徒手操变成青春活力的韵律操。高质量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都是丰富多样的。有队形新颖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各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如“找伙伴”、“贴膏药”等。这样既达到了慢跑活动的目的,又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的需要,让各个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锻炼中来,并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另外,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和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和内容有新鲜感。在教法上要求教师言传与身教并重,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参与到活动中去,给学生做好榜样;恰到好处的鼓励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运动水平较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的鼓励和有效的协助将大大增强他们参与锻炼的自信心。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的教师总体来说做得不错,但少数教师过于传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没有新的花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就有可能逐步地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在无形之中失去了引导的作用和地位。总之,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难点所在。2.3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可能,同时在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许多学校缺乏全盘计划,不顾实际地扩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许多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