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12年12月15日姓名年级八年级性别女总课时30第5、6课课题2.1和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5.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重点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过程一声音的高低-----音调频率: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1.声音的高低叫做。2.振动的快慢常用振动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3.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反之,越。4.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的高低。用波形比较频率由图可知,频率的高低表现为在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的多少。波的个数多,频率高,波的1个数少,频率低。注意:(l)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响与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例如:在音乐中,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渐升高。(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因为如果声音的音调低,则表示振动的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也就是瓶中的水柱较短),水还未灌满;如果声音的音调高,则表示水将灌满二声音的强弱-----响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1.声音的叫做响度。2.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4.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用波形比较振幅由图可知,响度的大小表现为振幅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三声音的品质-----音色1.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2.音色是由发声体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3.影响发声体音色的因素:(1)构成发声体的不同,音色不同;(2)构成发声体的不同,音色不同;4.音色不同声音,声音的波形。但声波的波形都。25.声音的三要素:、、。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1.正确认识音调与响度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互不关联,就是说,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音调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是响度.类型一:音调例1、(08上海)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拓展训练1、(08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变式1、(09恩施)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拓展训练1、(09衡阳)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3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