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师德建设”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和家长与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那么教师的品德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国家强盛,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师是振兴民族、振兴教育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唯有发展教育,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持续不竭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同志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大力提高教师素质;要创建一流的学校和学科,关键在有一流的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更多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也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和创办更多的优质学校。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创新,总是步人后尘,永远受制于人。学校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纽带。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1全党全社会的职责,但学校、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志向上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极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既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又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唯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加强师德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加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明确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引导广大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把本职工作和个人理想与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三是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掌握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方法。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资料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