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式作文题的审题•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特点: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过程实质上是作文审题过程,填充一个字一个词,看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补题一方面考查了对命题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的生活积累,同时还考查了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要弄清题意。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二、要补好文题。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一”,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方法导引•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是补题。题目补得好,才可能写出上乘的文章,补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切中题旨原则。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如作文题:“十八岁,我多了一份——”。此题选材范围广泛,可写自我的成熟、思索、责任、信心等等,写作时应着重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去写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写对成长教训的总结,去探讨个性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写涉世之初的喜悦,从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之中,选取耳目一新的素材,在与众不同之中,写出自我真情实感。•2.正确、深刻性原则。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认识全面.经得住实践检验。深刻,就是要有思想深度,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激发人思考,启迪人心智。主题正确、深刻,文章才有社会意义和价值。•3.新颖性原则。为了达到新颖的目的,补题时就要考虑到因取材雷同而可能会出现的“碰车”现象。如果既可以选择命题者提供的词语补题,又可以自由选择其他词语补题,最好选择其他词语补题,这样可以独树一帜,避免人云亦云。•4.熟悉性原则。补上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材料比较多的。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自然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5.创新性原则。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填题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读后俱为之一震。如《的滋味》,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青春的滋味》则既深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