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教学时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移动小数点,遇到位数不够时自己想出办法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初步感知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学生来移动小数点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小数点向左移原来的小数就缩小,小数点向右移原来的小数就扩大;由此引出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规律?巧设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展开了交流讨论,在活动、交流中来发现规律,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设计有坡度练习,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的同时,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动手实践,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探索,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整节课我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操作练习进行了有序的指导,注重激励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学生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非常轻松。数学教学基本功竞赛体会这次数学基本功竞赛,给我搭建了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是成长的台阶,对我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短短的几天下来,感觉挺疲累的,备课时身体累,说到竞赛心里压力大,真的有点紧张!其实这也是这次竞赛给我的一个收获,平常我总是让学生别紧张,现在理解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地告诉学生紧张是正常的,关键是要自我调整,找到最好的调整方法。这次竞赛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在比赛后也会想到如果那样做会更好,心里不免留有一丝遗憾。遗憾也是一种动力,因为这让我深深明白了: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都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