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桥头三小杜秀荣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往往在课堂上也不能好好的约束自己。但是如果老师能巧妙的引导他们动出智慧来,他们在课堂上一定也能大放异彩。一、实践操作能激发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二、实践操作能促进抽象思维的形成。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数学又是抽象的。很多时候学生光借助想象是很难理解数学问题的,这时候动手操作就能帮助孩子直观的理解题意,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发展。三、实践操作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