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文采飞扬——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一、导语写什么、怎么写,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事件的叙述、人物的描写,正确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健康的情趣,这一切都要靠语言来表达。二、怎样的语言才是有特色的语言1、质朴和纯净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子,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以上是朱自清的《背影》中的文字。作者描写了上了年纪且又肥胖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道和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又写了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内心感受。文字可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质朴、纯净,却使父子深情跃然于纸上。再来看学生习作《幸福就在生活中》中的一个片断:现在初三了,学习也越发紧张。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爸爸帮我接下书包后,小心地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天凉了,回来又晚,一定要先喝点热的暖暖身子。”我咕嘟咕嘟地把牛奶喝完,只觉身上一阵暖意,脸上漾起甜蜜。父亲看了会心地一笑。“累了吧,去睡会儿吧,吃饭的时候我会叫你的。”我便钻进了被窝。后来,一只大手轻轻地将我拍醒,我慢慢睁开了眼睛。爸爸边打开我床边的台灯边说:“七点多了,吃饭了,好吗?”有那几句关切的话语,有那一脸慈祥的微笑,纵使窗外狂风大作或是大雪纷飞,心底也会觉得暖暖的。自然、质朴、深情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将爸爸对“我”的那份细致入微的体贴和“我”的内心感受到的那份温暖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并不华丽(虽说华丽也是一种美),但谁又能说小作者阳光般质朴、清泉般纯净的语言不美呢?2、有诗情有画意的语言某地中考优秀作文《故乡的秋天让我陶醉》有两段这样的文字:故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瞧!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直逼我的眼。那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煞是好看。那满山遍野的橘树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金黄的橘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尝尝。故乡的特产不止橘子,更有那驰名中外的银杏、板栗等。故乡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山坡上,抬头仰望,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峻俏秀气的西山;俯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真是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好似给山穿上一件金黄色外罩;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它充满着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真可谓锦上添花;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山增添了勃勃生机。作者笔下故乡的秋天如诗如画,仰望、俯瞰,远景、近景,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满眼是秋天的绚丽色彩,用诗一样优美的语言描绘故乡的秋天,文字中飘逸着幽幽的果香,洋溢着作者对故乡秋天的赞美之情,这一切又怎能不让读者陶醉呢?中考优秀作文《我们的名字叫“花样”上海人》则分别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作为四个段落的小标题,所用诗句暗合春、夏、秋、冬,表现上海人一年四季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无私付出、创造财富的充实生活,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中考优秀作文《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有几段是这么写的:爷爷一点点地移动脚步,手扶着墙。奶奶在妈妈的搀扶下也挪动着步子,慢慢地向爷爷这边走来。只见爷爷的脸在暗淡的日光中掠过一丝笑意,眼角的皱纹像鱼尾似的向两边舒展开来,两脚移动得更快了,无奈力不从心,身子向前一倾,差点摔倒,我一把搀住,爷爷脱开我的手,扶着墙喘着气,仍不停地向前挪动着脚步。1奶奶苍白的头发已稀疏无几,中了风的身子也在颤抖着,她望着爷爷,眼里噙着泪花,嘴唇在不停地微微颤抖着,轻声念着:“老头子,老头子。”奶奶双手用力向前伸着,爷爷也伸出那双苍老的饱经风霜的手,依旧挪着步子。近了,更近了,两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