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程展示课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课堂教学实录教材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2.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3.通过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咏酒的诗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对比、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3.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与钠的反应与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试管、烧杯、铁架台、配注射器针头的试管塞、酒精灯、火柴等;无水乙醇、金属钠、澄清石灰水、铜丝等。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法、讲授、小组合作、讨论、对比、归纳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聆听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咏叹酒的诗词歌赋。[投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师:所有这些咏叹酒的诗歌都证明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推进新课]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乙醇师:回答的很好,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酒精学名是乙醇,饮用酒的度数其实就是表示含乙醇的体积分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细品一下酒那令人“陶醉的醇香”吧![板书]§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乙醇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根据已知的有关酒精的知识,试着总结一下乙醇的物理性质。[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透明气味特殊香味状态液体挥发性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跟谁以任意的比例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启发思考]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C、H、O元素在有机物中的价键特征,你能否推测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简式呢?先用分子结构模型尝试组合一下,再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生:学生利用手上的球棍模型,尝试组合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讨论,分组汇报结果,师:根据学生组合的情况,请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将自己组合出的结构式书写到黑板上。生1:生2:(结构一)(结构二)设问:这两种结构哪种是乙醇分子的结构式呢?[对比思考]我们知道常见无机物中含有O-H键的的典型物质如H2O,它能与钠反应,O-H键容易断裂。而少量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煤油不能与钠反应,煤油是各种低级烃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碳氢化合物(只含C-C、C-H),说明煤油中C-H键不易断裂。那么大家结合“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思考一下如何设计简单的性质实验来证实乙醇的分子结构?[实验探究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教师做演示实验,请一个学生来讲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全班同学。)师:结合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做出归纳总结现象:有气体放出,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有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