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与提问技巧探微滑县王庄镇第三初中杨风利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过程。提问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好的提问,能起到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驾驭教学航向的主要手段。提问是需要技巧的,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有的提问学生却毫无反应。当前,课堂提问中,的确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国培系统的学习和国培后教学教研活动,我理解了有效课堂提问所具备的条件学会了设计有效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的看法: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高效思维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必须善于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体验升华为自觉追求。教师应该多通过创设情境,形象再现生活场景,让材料和问题自然衔接,激发学生地问题探索欲,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让生活走进课堂,善于扑捉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生成问题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真实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其次,从教材中挖掘疑点,于无疑处生疑。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教材中的“读读、想想、议议”、“相关链接”,都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依据,教师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出问题情境,于学生“无疑”处设疑,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再次,通过案例、虚拟等设置可借用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中的行为选择,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把握提问策略,保证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在提问时把握以下三点:首先,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其次,仅仅为让教学主题,恰当确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确保课堂的整体性、完整性。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纷繁复杂,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重点突出,还要灵活把握,力戒面面俱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问题过多会导致时间紧,不能使学生深人思考体会,也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智力浪费。所以,在注意广度的同时,还要重视挖掘深度。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入领会课本中重要观点、原理。当然,教师首先要心中有数,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遵循学生知识和思维的规律、教学的规律。做到“以重点为圆心,以难点为半径画适宜学生的圆”应该是一个较好的参照范围。再次,把握好时机,找准提问的角度,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置问题。如“选择冲突式”问题应安排在课堂的开始或前半部分因为这类问题比较开放,问题中会有矛盾和冲突,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高、有利于激活课堂,提高效率。而引导感悟式的问题情境则应往后安排,这类问题比较收敛,答案相对稳定,能起到固话课堂的作用。总之,课堂提问无固定模式,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及时抓住提问的资源生成点,升华课堂提问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会产生许多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教师能否准确地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将课堂效果升华,值得我们用心去捕捉和开发,使教学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