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例文与《觉师》培训心得体会汇编《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例文【一】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最重要的。陶渊明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典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昭然可见。但是他那种清高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把清高放在内心而不是表现在外表的高傲,这也是洪应明所认可的高尚。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嚼着菜根香,体会世海沧桑,读懂人生哲理,导航着未来的方向!【二】“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第1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宁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快乐,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快乐。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欢乐的环境中很欢乐,这不是真的欢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欢乐才是真的欢乐。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仔细学习。第2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觉师》培训心得体会近年来,开发区努力打造具有开发区独特风格的教育模式——“觉民教育”,融合我区各校的特点,提炼出了“觉民教育”的精神核心:明德、循道、正觉、悟民。三月,春暖花开,我校全体老师在东海岛觉民小学东海师院参加了“觉师”培训班,听取了江海燕老师和洪彦书校长的师德讲座,深受启发。江老师的《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的讲座,给我们指引了老师成长的方向。她先向我们介绍了几位长期致力于教学的老师:徐茂玮,60岁还在开展课改活动的语文老师;陈维寿,86岁还在为学校服务的老师;陈荣滨,把毕生积攒全都无私奉献给学校的老师;兰阳女中的蔡老师,不忘初心,慧命相许的老师。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老师,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可以只是一份职业,可以是一份事业,可以是兴趣和爱好,是自己的标签,是灵魂的依托,一切取决于老师的心态。江老师还从个人的成长经历给我们讲述了如何成就自己,贯穿始终的是她那对教育的热情,勤于笔耕的毅力,勇于进取的努力。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终生学习、努力进取。在知识经济飞速进展的今日,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进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假如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养,这要求我们要多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年轻老师要多听取学生和老老师的各种意见,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时代要求老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进展步伐,做符合社会进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洪老校长贴近生活、富有幽默的讲演,让我们不住地发出会心的微笑,同时也在思考,老师的职业道德与学生管理这个很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