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张艳梅广州市环翠园小学摘要: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赏识教育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分析,提出了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应用1前言:1.1背景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赏识教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在小学高年级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学生普遍喜爱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男生喜欢自由玩,而女生却不愿意动起来,存在着教师难以进行教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其进行“诊断”后,发现了一些问题:1、平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缺乏趣味性,压制了学生的兴趣;2、在教学方法上一味地采取简单、乏味的方法,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等;3、组织形式上,总是老样子,缺少新意。1.2赏识教育的理论和意义。“赏识教育”既认识到学生的才能,而予与重视和赞扬的一种教育理念。它通过教师的重视、赞扬和各种暗示方式流露出来,透露着对学生充满着信任与期待。由于教育学中的“暗含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做出积极的响应。它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激励学生向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1.2.1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赏识”一词的解释看:“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有的认为“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后进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从以上意思可以归纳为: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可见,它面向的是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起点开始,去体验成功,实现自我。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让“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我们应积极地偿试和探索。1.2.2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1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它是发掘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是打破传统功利色彩注重生命发光放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它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1.2.3赏识教育的作用。1.2.3.1首先,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现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我课前积极吸取新课程的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力求通过课堂实践能体现出来。1.2.3.2其次,在课堂上,我注意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再次,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赏识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中去。2.赏识教育的方式2.1口头赞扬(运用激励性语言,刺激听觉)2.2.手势赞扬(运用身体语言,刺激视觉)2.3掌声赞扬(运用响声,引起大家的注意)2.4眼神赞扬(运用喑示,肯定学生学习的表现和努力的方向)2.5示范赞扬(运用小学生好胜心理,提供表现机会)2.6表演赞扬(运用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组织班级、课间、全校表演,引起其它学生做出积极的响应)2.7分组赞扬(运用小学生喜欢小群体活动的特点,对完成动作者,另成一组)2.8进级赞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