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的星光洒满校园——对小学艺术教育的一些思考仁怀市实验小学杨安荣艺术是高尚情操的宣泄——穆尔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艺术是人类的天性——伯克毋庸置疑!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以其艺术的独特形式和内容塑造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气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所有学科教育中,艺术学科是学生的“最爱”,相比语数等知识为主导的学科,艺术学科的知识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激情,因为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载体、生动的形式和动人的美感,让人扣人心弦,使学生更加放松和享受。按理说,艺术学科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势头应该是良好的,但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实践中,艺术学科却是“地位低下”“境遇堪忧”的另一番景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源上解决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一、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一)艺术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大力追求考试学科成绩的时候,自然地把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当成了“豆芽菜”和“调味品”,就连课表中两节音乐、美术课都保证不了,成为了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附属品”,有的甚至搞两套课表,来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接把艺术学科打入“冷宫”。可以说,艺术教育成为教育追求功利的一个“牺牲品”。(二)艺术师资和硬件严重缺乏,学校有心无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师资严重馈乏成为制约小学艺术教育的最大瓶颈。很多学校不要说优质师资,就连专职的艺术教师都严重不足,就像实验小学这样的城镇学校如此,农村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艺术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有待提高,即便是有专职教师,也只是把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上成唱歌课、画画课,对学生最重要的艺术素养重视、培养不够。同时,艺术教育所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活动场地缺乏,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三)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在小学阶段,专门的艺术课程就是音乐、美术等学科,就是最大程度地确保课时开出率,很多学校也仅限于唱唱歌、绘绘画、跳跳舞上,艺术教育课程较单一,学生获取艺术营养的空间不大,对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影响力不足。即使学校多渠道组织各种艺术活动作为补充,也只能更多地为特长学生提供的展示平台,而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得很不够。(四)艺术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不健全因艺术学科知识表现、能力展示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学校对艺术学科的管理评价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对艺术学科质量的量化评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盲区,对艺术学科教师的考核重点放在了教学常规上,但对全体学生艺术修养方面的评价缺失,导致了学校对艺术学科质量考核出现了真空,艺术教师没有目标,责任不明确,学生喜于玩乐而没有学习方向。应该说,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学校艺术教育滞后的重要主观原因。(五)艺术教育氛围大环境没有形成托尔斯泰说,因为我们爱,我们觉得美。艺术就是这样,有了爱才会觉得美,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共鸣。实际上我们这几代人同样没有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对艺术修养的重要性体验不够、认识不足,缺乏艺术共鸣。我认为,对人一生的发展来说,艺术修养和知识修养同样重要,而在审美、气质、个性等很多方面,艺术修养显得比知识修养更为重要。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正因为很多学校、家长、教师对艺术教育不重视,有知识教育一边倒倾向,主观上降低了艺术教育的地位,降低了大家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度、参与度,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六)学生对艺术教育不重视没有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艺术教育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小学生还处于艺术修养的萌芽阶段,在艺术兴趣方面的迁移快、变化快、不稳定,虽然学生普遍喜欢艺术学科,这主要还是因为艺术学科压力小、重玩乐,除少数特长学生外,大多数学生还是把艺术学科当作“玩乐课”“游戏课”,没有真正用心当作一门学问进修。因此,从艺术教育本质来说,学生普遍对艺术学科没有真正重视,当艺术学科与考试科目相遇时,就只有低头让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