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五中赵玉军(1)知道光源、光速、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1、太阳、月亮、宝石、电灯,能称为光源的是,光源发出的光传播路径可以用表示。2、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大,这个速度是千米/秒。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A.影子B.海市蜃楼C.日食月食D.小孔成像4、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动,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将()A靠近法线B远离法线C方向不变D无法确定5、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光的现象;教室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光照在字上,发生了的缘故。6、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m;像与他相距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出示答案:1、太阳电灯,光线2、真空3×3、B4、A5、光沿直线传播,反射,漫反射6、反射,虚像,1.5m,3m,不变105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㈠、结合第7题,思考:在光的反射作图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7、按要求画出图中,所缺的部分A、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B、画出反射面;c、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ABC30°问题㈡、结合8、9题,思考:光源与它在镜中像有什么样的关系?8、做出光源S在镜中的像点S’9、作出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B问题㈢、结合第10题,思考: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中的几个问题:10.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白纸,则白纸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1、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2、光的反射光源:光线:光速: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2、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利用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的还有、等现象.3、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4、某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m。5、如6图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6)A光沿直线传播影小孔成像同种均匀介质3×108慢2将两块平面镜成90°角放置,镜前有一个物体S,你可以看到S有几个像?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