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早期的火车头据《申报》记载,1876年的一天,中国上海发生了一件较为奇怪的事:一种新奇事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田地里的老妇人看到后惊讶地张大嘴巴;青年人惊喜地两眼发亮;小孩子则吓得倚在大人身上。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中国制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早期的火车头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滇越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趣事一二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近代交通作用:◇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键盘电报机1880年贝尔电话早期电话小知识—电话的发展近代通讯作用:◇商人可以用来传达生意作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二、文化生活的变迁旧式照相机慈禧照片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定军山》1905年《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获奖影片《渔光曲》www.jkzyw.comwww.jkzyw.com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作用:丰富了人们生活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内容: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的作用: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VS商务印书馆原貌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清朝梳辫图溥仪剪辫装三、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男子发式清末剃发图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中山装旗袍清末民女民国少女旗袍小传旗女之袍旗袍小传上世纪二十——四十年代的旗袍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建国之初的旗袍现代旗袍电影《花样年华》中的旗袍式样现代的“三寸金莲”对待新生事物,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是知道这些工具是西方列强侵华的产物;另一方面明白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总体上应予以肯定。同时,由于当时中国条件的限定,还没有普及到中国的每个地方。怎样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变礼仪易服饰废缠足改称呼从这些变化体现民国初年的社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