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永远的读书人南宁外国语学校调研员——杨干先生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难,不厌却难;诲人不难,不倦却难。孔夫子一生反复表白,自己别无长处,唯此而已。也正是这“不厌”和“不倦”,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至今无法逾越的师表楷模。孔子是教师的骄傲,是读书人的骄傲。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的伟大就是书籍的伟大,他的魅力就是书香的魅力。犹太民族的小孩在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他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也就是这个崇尚读书的民族,才会诞生像马克思、爱因思坦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如果说书本是甜蜜的,那么爱学习、爱读书的人无疑是最幸福的。我们中华民族也历来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崇尚学习的民族,单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习语老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贤者对于读书与学习是何等的执著与热爱。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更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团队”等等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的“终身学习”自然就成了人们走向未来的一张通行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中指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享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由此可见,终身学习,正在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教师,由于职业特点所至,则在无形中决定了教师的学习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也只有自己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真正地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显然更应该热爱学习、认真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热爱学习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教师这个职业,发展的弹性、空间很大,如果能坚持读书学习、教学相长,就能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杰出和卓越,就能成为专家学者甚至教育家。一个杰出的教师,一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也首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我的眼里,优秀教师一辈子就是做两件事:读书和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正在于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那么,教师究竟应该读哪些好书?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朴素而又深刻地描述成功语文教学的特征:“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事实上,不仅仅是教学如此,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应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精神需要。”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永远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