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毛庄镇第一初级中学田秀丽徐志摩徐志摩导入新课2008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上面镌刻着《再别康桥》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和后两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见,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意义是不同寻常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二、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特点。三、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追求“爱”,“自由”和“美”徐志摩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28年诗人重到英国,再次见到康桥,归国途中到印度拜访泰戈尔,到达中国南海时挥笔写下这首诗歌。“情才”和“奇才”剑桥大学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准备参加林徽因的一个学术讲座,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时年36岁。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16岁的林徽音。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r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国和国国徽方案的设计者。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去世,年仅51岁。梁思成,建筑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诵读诗歌,品读节奏美荇(xìng)斓(lán)畔(pàn)溯(sù)篙(gāo)轻轻的轻轻的//我我//走了走了,,正如正如//我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来。我我//轻轻的轻轻的//招手招手,,作别作别//西天的西天的//云彩。云彩。思考:把徐志摩的这首诗和别的离别诗比较,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挥手作别云彩图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好处?实写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透露了诗人对康桥难舍难分的情感,给全诗定下轻柔缠绵而略带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那河畔的那河畔的//金柳金柳,,是是//夕阳中的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波光里的波光里的//艳影艳影,,在我的心头在我的心头//荡漾。荡漾。河畔的金柳比喻夕阳中的新娘无限欢喜和眷恋感情河畔金柳倒影图“柳”—“留”有惜别的含义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含有对林徽音的感情因素,表达出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软泥上的软泥上的//青荇青荇,,油油的油油的//在水底在水底//招摇招摇;;在康河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柔波里,,我我//甘心做甘心做//一条水草一条水草!!软泥上的软泥上的青荇对康桥永久的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