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NO和O2生成NO2B.空气在雷电作用下产生NO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2.把盛有水和盐酸的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托盘太平的左右托盘上,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右盘烧杯里加入镁,向左盘烧杯里加入与镁等质量的金属钠,当金属完全反应后,天平的指针()A.向左偏转B.向右偏转C.仍处于平衡状态D.不能确定3.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4.amolCu与含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b-2a)molB.molC.molD.2amol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B.将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物质成分不同C.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的离子方程式:ClO-+SO2+H2O=HClO+HSOD.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硫酸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水、二氧化硫三种分子B.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可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C.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应的酸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任何酸反应7.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肯定无明显实验现象的是()A.加热经SO2漂白的品红试液B.将少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C.将新制的氯水在阳光下照射D.将打磨的铝片加入浓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8.为了防止吸进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最适宜采用()A、氢氧化钠B、纯碱C、NH3D、醋酸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久置的氯水,酸性增强D.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重要方法10.11.2gCu在某浓硝酸中完全溶解,反应产生NO2和NO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A.1:lB.1:2C.1:3D.2:l11.工业上用废铜屑作原料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浓)→Cu(NO3)2B.Cu+HNO3(稀)→Cu(NO3)2C.CuCuOCu(NO3)2D.CuCuOCu(NO3)212.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①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②浓硝酸的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③SO2气体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④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铁槽车储运,说明常温下浓硫酸跟铁不反应.A.①②③④B.③④C.只有③D.只有④13.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14.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人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24.0gCuO。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18.0LB.27.0LC.31.4LD.33.6L15.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B.氯水中只含氯分子C.光照氯水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几乎无漂白性16.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把氯气通入到FeSO4溶液中B.把一段打磨过的铝条放入少量冷水中C.向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足量的CO2D.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17.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蒸发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在食物中可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18.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19.(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NO气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