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中2012级A线生化学训练题二十六可能用到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Mg-24C-12O-16S-32Cl-35.5Br-80I-127Na-23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与“绿色思想”不符合的是()A.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D.目前我市的汽油标准已由“国Ⅲ”提到“国Ⅳ”,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2.下述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方案片刻后在Fe电极附近滴入K3[Fe(CN)6]溶液2mL0.1mol·L-1NaCl溶液①加入3滴同浓度的AgNO3溶液②再加入3滴同浓度的Na2S溶液目的验证乙炔的还原性收集氨气验证Fe电极被保护验证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S3.有Fe2+、NO3-、Fe3+、NH4+、H2O和H+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B.若有1molNO3-被还原,转移8mole-C.还原产物为NH4+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Fe2+-e-=Fe3+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过量SO2通入少量氨水中:SO2+2NH3·H2O==2NH4++SO32-B.实验室用Cu和稀HNO3反应制取少量NO气体:Cu+4H++NO3-==Cu2++NO↑+2H2O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D.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5I-+IO3-+3H2O==3I2+6OH-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2(g)+O2(g)==2H2O(g)-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C.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38.6kJ·mol-1;将1.5mol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19.3kJD.已知:H2(g)+F2(g)==2HF(g)-27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通入CO2,可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pH增大B.室温时,0.1mo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pH=4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增大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7.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32mol气体X和0.32mol气体Y,到达平衡时,n(Z)<0.24molD.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16mol气体X,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气体Y的转化率增大,X的体积分数增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答案二、非选择题8.以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另有少量CuO、SiO2、FeO和Fe2O3杂质)为原料,可制得液体聚合氯化铝[Alm(OH)nCl3m-n],生产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操作已略去)。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已知某些硫化物的性质如下表:(1)操作I是。Al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滤渣2为黑色,该黑色物质的化学式是。(3)向滤液2中加入NaClO溶液至不再产生红褐色沉淀,此时溶液的pH约为3.7。NaClO的作用是。(4)将滤液3的pH调至4.2~4.5,利用水解反应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滤液3电解也可以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装置如图所示(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电极为惰性电极)。①写出阴极室的电极反应:。②简述在反应室中生成聚合氯化铝的原理:。9.(14分)核磁共振氢谱法是有机物测定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机物中有几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就有几个峰,G是一种合成橡胶和树脂的重要原料,A是一种五元环状化合物,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2:3。已知:(其中R是烃基)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