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7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化学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餐具NaOH能使油脂发生水解反应B向普通钢材中添加少量镍、铬等其它金属形成合金,保护铁不被腐蚀C处理锅炉内壁的水垢需使用Na2CO3溶液将Mg(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gCO3D使用明矾净水明矾溶液显酸性A.AB.BC.CD.D【答案】B【解析】A、NaOH属于强碱,腐蚀性较强,因此洗涤餐具用热的纯碱溶液,利用油脂在碱中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普通钢材中添加少量镍、铬等其他金属,构成不锈钢,保护铁不被腐蚀,故B正确;C、水垢中含有CaSO4,加入Na2CO3溶液,发生CaSO4+Na2CO3=CaCO3+Na2CO3,CaSO4微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将CaSO4转化成更难溶的CaCO3,故C错误;D、明矾净水,利用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性达到净水的目的,故D错误。2.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gNO2(g)和N2O4(g)的混合物中含有0.3NA个原子B.0.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0.1NA个乙酸乙酯分子C.常温下将5.6gFe投入足量浓硫酸,电子转移数为0.3NAD.Na2O2与足量H2O发生反应,每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电子转移数0.4NA【答案】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苯的一氯一溴取代产物有17种结构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溴乙烷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碳原子数不等、分子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A、甲苯的结构简式为:,溴原子和氯原子都在甲基上,有一种结构,氯原子固定在甲基上,溴原子在苯环上进行取代,有邻、间、对三种,溴原子固定在甲基上,氯原子在苯环上进行取代,有邻、间、对三种,氯原子固定在甲基的邻位,溴原子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进行取代,氯原子固定在甲基的间位,溴原子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进行取代,氯原子固定在甲基的对位上,溴原子在苯环上有2个位置进行取代,因此同分异构体17种,故A说法正确;B、糖类中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能发生水解,故B说法错误;C、溴乙烷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碱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溴乙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C说法正确;D、CnH2n+2是烷烃的同时,碳原子数不等,说明它们一定互为同系物,故D说法正确。4.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图1装置,可以研究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B.利用图2装置,可以利用乙醇制备乙烯C.利用图3装置,可以利用生石灰和NH4C1固体制NH3D.利用图4装置,可以测定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体积【答案】D【解析】A、Mg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Ca(OH)2有析出,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说法正确;B、实验室制备乙烯,用乙醇浓硫酸加热到170℃,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到液体中,但不能接触烧瓶内壁,故B说法正确;C、生石灰和氯化铵都是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防止形成对流,试管口用棉花,故C说法正确;D、NO2与水发生反应,故D说法错误。5.短周期元素T、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加,T、X同主族,W、Z同主族,且后者原子序数和是前者原子序数和的2倍。元素Y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a与元素T、W形成的10电子二元化合物b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气体,该白色沉淀能溶于元素T、W、X形成的三元碱性化合物的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X>Y>Z>T>WB.二元化合物a是MgS,气体是H2SC.元素Z的单质与其它元素的单质发生都可以化学反应D.非金属性:Z>W>T【答案】C【解析】元素T、W能形成的10电子二元化合物,此化合物为氢化物,即T为H,T和X属于同主族,原子序数增大,则W为Na,T、X同主族,W、Z同主族,且后者原子序数和是前者原子序数和的2倍,令W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8,有(11+1)×2=x+x+8,,解得x=8,即W为O,Z为S,Y和S形成二元化合物,T和W形成10电子二元化合物,即为H2O,T、W、X形成三元碱性化合物是NaOH,此沉淀能溶于NaOH溶液中,因此可以推出Y为Al,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