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和_______。2.1898年固派慈禧发动政变,杀害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史称“_______”。新政内容中只保留了_________等。二、单项选择题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准各省广开民厂”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D.抑制列强经济侵略2.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强学会成立C.创办《万国公报》D.保国会的成立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A.《定国是诏》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应诏统筹全局折》4.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附和西方基督教义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5.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条件有①商品市场发展刺激了投资者②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国外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A.《中外纪闻》的创办B.强学会的成立C.《定国是诏》的颁布D.保国会的成立7.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民主派与立宪派的论战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9.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①组织保国会②创办《万国公报》③万木草堂讲学④发起公车上书A.③④②①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②10.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A.鼓励开矿建厂B.改革教育制度C.改革政治制度D.抵制农民起义三、问答题试述早期维新思想是怎样产生的?维新变法的政治救亡运动又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四、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用心爱心专心——《变法通议》材料2: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政变记》回答:①材料1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②材料1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③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④根据两段材料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用心爱心专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王韬郑观应2.戊戌政变京师大学堂二、选择题1.C2.A3.D4.B5.B6.C7.B8.D9.A10.C三、问答题产生: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②条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产生范围:一些知识分子中间。④主要代表人:王韬、郑观应。历史环境:①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③思想准备: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④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四、材料解析题①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其实质内容就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②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重迭机构及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③说明变法法令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幻想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④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