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新文化运动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19151915年年55月月99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凯祭孔祀天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青年》高举旗帜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认一认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儒)鲁迅与《狂人日记》胡适与白话文“文化平民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四提倡,四反对”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1、什么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2、后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他有什么作品?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191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文化运动后期新文化运动后期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4、促使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2、她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3、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1)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高举什么旗帜?(3)为什么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一次前所未有的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