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整合训练1、据统计,1700—1750年,英国国内产业增长7%,出口产业增长了76%;1750—1770年,二者又分别增长了7%和80%。经济的发展()A.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B.呼唤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C.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开启了农业资本主义化进程2、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发明者职业成果1765年哈格里夫斯木工纺织工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理发匠水力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牧师水力织布机1785年瓦特修理工改良蒸汽机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B.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D.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3、马克思指出:工业革命使“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旨在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C.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D.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4、“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A.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C.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D.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5、下表为德、英、美三同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国别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德国141825406089100英国344453627959100美国141117396489100A.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D.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6、“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期的“技术进步”()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它给后人留下的最深刻教训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暴露B.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工人运动缺乏政治纲领文献的引领D.无产阶级尚未真正觉醒8、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关健在于()A.没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没有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理想社会C.没有提出要解放妇女D.没有提出工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9、《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10、下面关于马克思与巴黎公社革命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B.伟人直接领导了该事件C.该事件否定了伟人的观点D.该事件丰富了伟人的学说11、巴黎公社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12、巴黎公社时期,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天荒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家,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材料中的“破天荒”实际上反映了巴黎公社()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C.倡导公仆意识和精神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