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中目录:目录:一、古代诗歌常识二、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三、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四、诗人生平风格一、古代诗歌常识一、古代诗歌常识(一)分类(二)格律(三)形式(四)鉴赏返回了解诗歌常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源头:诗经现实主义楚辞浪漫主义发展:汉乐府高峰:唐诗宋词一、古代诗歌常识——分类分类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七律(如杜甫的《登高》)五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七绝(如高适的《别董大》)五绝(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名称)返回古代诗歌常识——格律格律1丞相祠堂何处寻?2锦官城外柏森森。3映阶碧草自春色,4隔叶黄鹂空好音。5三顾频烦天下计,6两朝开济老臣心。7出师未捷身先死,8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颔联颈联尾联senyinxinjin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分别对仗偶句押韵律诗下页古代诗歌常识——格律格律1、白日依山尽,2、黄河入海流。3、欲穷千里目,4、更上一层楼。liulou四句偶句押韵讲究平仄绝句返回古代诗歌常识——形式形式四言五言七言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拍)(三拍)(四拍)返回古代诗歌常识——鉴赏鉴赏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掌握常识把握意境(景、事、情)理解:鉴赏:词义、句义(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古诗鉴赏诗言志诗言志诗言志返回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雨的意象雨的意象1、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2、雨——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二、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二)表现手法(三)修辞手法返回(一)表达方式(一)表达方式记叙: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描写:“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议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洛宾王<<在狱咏蝉>>)返回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抒情手段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对比2、正面与侧面3、衬托(烘托)4、动静5、渲染6、借景抒情7、托物言志8、象征9、虚实10、含蓄11、婉曲12、联想和想象(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返回11、对比、对比对比也叫对照。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突出它们的差异。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返回《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声言求贤却不能任贤;遇贤而“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昏庸特性。以貌似贤明,殷切求贤的行为,与面对贤才而求仙问药的荒谬做法相对比,以“夜半虚前席”的虚心殷勤的动作,与“不问苍生问鬼神”对政事冷漠的行为相对比,构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2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