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1.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解析]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答案]A2.毛泽东在一首诗中说:“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下列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A.此诗描绘的情景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B.此诗反映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C.此诗反映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共商建国大计D.此诗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野蛮侵略[解析]根据材料“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可知这是毛泽东写的《忆重庆谈判》诗,这是对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描述,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争取国内民主和平,共商建国大计,C选项符合题意。这首诗写于1945年,不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A选项排除。土地革命时期是1927~1937年,B选项排除。抗日战争时期是1931~1945年,D选项排除。[答案]C3.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抗战时期最大一次主动出击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D.晋冀鲁豫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也就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选项符合题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是在抗战时期,A选项排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揭开了反攻的序幕,C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从黄河到长江,没有体现出东北地区,D选项排除。[答案]B4.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主席()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科学论断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有稳固的战略后方,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出现情况下发表的论断,A选项符合题意。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是建立在认识到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基础之上的,B选项排除。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对国共内战的结果判断属于国内局势的判断,D选项排除。[答案]A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B.民族解放、民主自由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民族解放、思想解放[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装割据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尚未实现人民主权,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含义是民主自由,是相对于国民党专制独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