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调研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Cl—35.5Br—80S—32Fe—56Cu—64第I卷(共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和臭氧都是强氧化剂,都能杀死细菌。我国的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杀菌消毒效果要比臭氧好,且不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B.因为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易患“失忆性痴呆”,所以饮用水的生产过程中不能大量使用明矾作净水剂D.氟氯烃属于卤代烃,是制冷效果很好的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3.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白色的硫酸铜粉置于潮湿空气中变成蓝色;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互变;③久置的氯水变色;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互变;⑤氯化铵受热分解;⑥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A.只有①②④⑤B.只有①④⑤C.只有①②③④⑤D.全部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其中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B.对于“高钙牛奶”“加铁酱油”,其中的钙、铁分别是钙离子和铁单质。C.右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g)+B(g)=2C(g)△H=QkJ·mol-1(Q<0)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硫酸钠等强电解质,这说明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的强5.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应急灯,主要是“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其原理是将有腐蚀性的浓硫酸灌注到硅胶凝胶中去,使电解质溶液不易发生泄漏,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所用的原料仍然是铅——二氧化铅——硫酸。下列关于该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源的正极接蓄电池标“+”的一极B.“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铅酸蓄电池的原理C.放电时在铅酸蓄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极发生氧化反应6.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低高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2A(g)+B(g)2C(g)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B.I和Ⅱ中均含有二个苯环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I和Ⅱ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7.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3在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C.一旦NF3泄漏,可以用NaOH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若反应中生成1.0mol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8.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中和后再排放:物质CaCO3Ca(OH)2NH3NaOH市场参考价(元/kg)1.82.06.511.5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A.CaCO3B.Ca(OH)2C.NH3D.NaOH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若有两个正确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每题4分,共24分)9.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A.Al-Al2O3-Al(OH)3-NaAlO2B.Fe-FeCl2-Fe(OH)2-Fe(OH)3C.S-SO3-H2SO4-MgSO4D.N2-NO-NO2-HNO3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MnO4-、Ag+、SO42-B.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NO3-、S2-、CO32-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