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VIP免费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_第1页
1/8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_第2页
2/8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_第3页
3/8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第一讲先秦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语》。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讲两汉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着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8.王充的主要着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第三讲魏晋南北朝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3.《典论·论文》在论文体的不同特点时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谅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4.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四科”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实际上共八种文体。5.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八种文体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6.《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着名观点。7.《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8.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10类。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