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案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新闻传播史英文名称: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学分: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较为全面地介绍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中国新闻传播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和趋向,考察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状貌同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近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各时期的新闻制度、新闻思想及重要人物。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熟悉中国新闻史的基本脉络和鲜为人知的新闻人故事;掌握中国新闻传播各时代的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新闻观和时代观;培养必备的新闻理论素质和宏观思维,从新闻史学的视角对新闻业务、新闻理论进行证实、证伪的初步尝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辩证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新闻实践的深度思考。(二)课程教案目标和基本要求教案目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熟悉中国新闻史的基本脉络和鲜为人知的新闻人故事;掌握中国新闻传播各时代的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新闻观和时代观;培养必备的新闻理论素质和宏观思维,从新闻史学的视角对新闻业务、新闻理论进行证实、证伪的初步尝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辩证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新闻实践的深度思考。2/12学习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着重学习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记取历史上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丰富专业历史知识,为今后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使学生着重学习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记取历史上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丰富专业历史知识。(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个学期。难点是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缺乏了解,造成对新闻传播历史的生疏。因此,本门课的重点是系统地结合近代史讲解新闻传播史。让学生在理解社会史的过程中理解新闻传播史历史,并树立新闻传播史是社会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四)课程教案方法与手段教案方式:课堂讲授为主,适时以面授辅导、网络教案、电子信箱、电话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正确认识中国新闻传播发展的脉络,对中国新闻传播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除此之外,阅读《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近现代史》论著,扩大本门课程的知识的外延,在学习中就会融会贯通。(五)教案时数分配表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时数分配表教案内容各教案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3/12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训练课外其它小计多媒体教案手段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第二章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第三章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第四章清末时期新闻事业传播事业第五章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十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传播事4/12一章业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十五章网络媒体的崛起第十六章年以来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传播事业合计(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诸如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外国新闻传播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本课程在课时分配上,旨在系统讲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新闻传播现象的能力。(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参考书目5/12()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