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年级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一一班刘晓红提起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张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正是这个不新颖的议题,却决定着一批批新的班级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关键所在。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已成为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增强班级凝聚力成为营造这一理想环境的重中之重。我所带的一年级学生刚来到学校,集体意识淡薄。随不能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形容他们,但也是一副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状态。为了将散漫的心凝聚在一起,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一、从扶到放建班级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于一年级班主任来说,尽快建立一个完整、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首当其冲的任务。1、班干部的培养在一年级新生中,班干部不是自发形成的能力,也不是生来就有的,我就把班里的管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具体的岗位,然后根据孩子兴趣、性格特点,让他们分担一项为班级集体服务的工作。如学习类、知识类、行为规范类等。这些岗位采取轮流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我从他们所发挥出的特长、表现来看,部分学生已有在更高岗位上谋职的能力,就指定他们为临时班干部,协助班级管理,使他们继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知道。2、班级常规的建设一年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用终生,在班级工作中充分跳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意识,使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背景的孩子按学校的规章、班级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每日行为。这些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纪律呈现原生态。因此,除了班会课和安全教育课苦口婆心地教育外,我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组建一帮一互助组,让班内守纪律、有责任心的学生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结对子,帮助老师时时处处起督促作用,并随时对这些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培养班级凝聚力,进行小组比赛性竞争,树立学生自信心,我以学校要求为载体,找准一年级学生较难做到的几项校规进行重点教育。如:对带零花钱这一问题,采取每天过问、检查、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对做得好的同学,除了口头表扬,还奖励一个笑脸。这样一来,为了争得一个笑脸,带零花钱的学生没过几天就没有了。二、以点带面爱班级热爱班级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情感基础。在班级管理中,要让每个学生都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意识。但面对这些独生子女,独字为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集体观念淡薄,如何培养他们心中的爱呢?1、教师以身作则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文明行为的塑造者,我们在班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爱班级,教师必须要有爱心。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来到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饿,对学校生活全然不知,班主任要从进校门,开窗户,走路,课间活动等上做起。如果班主任凡事都用嘴说,那就会累坏嗓子也没效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他们依然我行我素,眼里根本没有我,这时候站在讲台上的我真的很无奈,甚至突然发现自己的无能,威风扫地的我又一想,不如做出样子,自己以身作则,让学生模仿我,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记得刚入学的第一周,天还很热,学生都早早来校进教室,不开窗户不开灯,在里面闷闷地坐着。我一进教室,愣了一下,刚要批评,但马上想到他们还不懂。于是我把窗户和灯都打开了,然后对他们说:在这样的教室里坐着是不是比刚才舒服?孩子们都冲我点点头。这时我又拿起扫帚打扫教室卫生,先洒水后扫地。这一切都在默默中干的,没用嘴说。这样连续了三天,到第四天,我再到教室,窗户打开了,灯亮了,还拿不住扫帚簸箕的小手正在费力地扫地,外面还有不少孩子在拖地。这时候,我知道老师的身教发酵了。孩子们在慢慢的模仿中知道了走进教室开始一日生活的第一件事。从此,我们饿教室变得整洁又明亮。2、树立榜样,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