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的有效指导如东县栟茶镇靖海小学顾艳娟内容摘要:朗读指导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重视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有效指导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关键词:低年级朗读有效指导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古到今,“朗读”一直都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领悟朗读目标,明确朗读基本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朗读”的阶段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刚刚学会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来朗读课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老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紧扣课标中的“学习”二字。“正确”是指在朗读时做到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流利”是指在朗读时不读破句子,正确地停顿。“有感情地朗读”是要在朗读时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需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低年级课堂,教师往往存在目标把握上的误区,容易为了追求有感情地朗读,而忽略了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有灵敏的耳朵,听出学生在朗读中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连贯,做到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在明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把握了阶段目标,明确了要求,才能循序渐进,事半功倍。适时范读,授人以渔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比较弱,缺乏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受到最直接的熏陶和指导。二、范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境。”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感染,如果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抽象复杂的文字转变成悦耳动听的声音,学生通过老师的朗读感受到了优美的语言,看到了美妙的景象,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比如我在执教苏教版第四册中的课文《台湾的蝴蝶谷》时,在课的一开始,我配乐范读课文,孩子们听得入迷了。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在范读的渲染下,披情入文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上顿时书声琅琅。三、范读传授技巧,增强学生朗读的信心。(1)把握文章的基调。朗读也是一种技能,好的朗读要根据文章总体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同的朗读基调,一般分为高亢、低沉、轻快、凝重等。比如说苏教版第四册的《雨后》,冰心的这首儿童诗的朗读基调就是轻快的。教师的范读,采用相应的语速和语气给学生示范轻快的基调应该如何把握。(2)根据标点进行正确的停顿。根据课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应该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老师的范读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倾听中细细体会,慢慢学习,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在《小鹰学飞》一文中,当小鹰第喘着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学生不懂省略号的意思,于是教师先对课文进行疏通,在学生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告诉他们省略号表示小鹰飞得很累,在喘气,应该读得时间拖长一点,但孩子朗读时仍不容易把握要领。此时教师范读,再让读得好的学生示范,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便掌握了方法。(3)根据句子把握正确的语调。语调是指句子中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在反问句、疑问句里用高升调,在感叹、祈使句里用降抑调,但是低年级学生不容易把握。比如《狐假虎威》一课中,老师通过范读:“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学生在模仿老师朗读的过程中渐渐就知道了表示疑问、反问句子中如何使用高升调,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低年级的孩子的学习以模仿为主,所以,教师的范读很重要。久而久之,学生会举一反三,进行学法迁移。趣字为先,形式多样想让低年级学生乐于朗读,那让他们能在朗读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很重要。形式多样是必不可少的。1.创设情境朗读在学生朗读时,用课件配上图片,或者用合适的音乐渲染。让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