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自古以来就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不烂之舌,可敌百万雄师”的之说,可见口才之重要性。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能适应社会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当务之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呢?下面结合新课程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见解:一、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升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能说,更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注意举止得体(1)姿态自然,举止大方。站,自然站正,不颤腿,不绞衣角;坐,自然挺胸,全身放松。说话时,眼睛看着听话的人,面带微笑,不伸舌头、不做鬼脸;(2)用语恰当,礼貌待人。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还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二)学会倾听。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听说并重。新课改理念中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这一情感态度必须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二、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构建常设的“交际舞台”虽然在教材编排当中,每个单元或每组课文都在综合学习中,设有口语交际训练题材,但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了将口语交际训练设为了常设课程。比如:1.课前三分钟。每天正式上课前,留出三分钟的空白。可以让我和学生做一个口语交流,也可以做为学生的小讲话。比如。金秋时节,我在上课前,拿出几片树叶,告诉同学们:“今天早上我在来学校的路上,教师发现了这几片金黄的树叶,感觉特别漂亮,所以拿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接着,可以让大家谈谈从这几片黄叶想到了什么?你还注意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或者让大家交流,自己在上学的路上有什么见闻?今天你来了学校,有没有和你的同桌问好?你们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些喜闻乐见,或自己有所参与的事情,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促进他们说的兴趣。2.小小播音员。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普通话和朗读水平的自觉性,我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作用,每周民主推选一名朗读最好的学生,送给他“小小播音员”的光荣称号。“小小播音员”将在下周晨读时间带领大家吟诵古诗,朗读课文,进行普通话训练。由此,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自觉训练,争做最好的积极性提高了。(二)将口语交际训练贯穿始终。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在讲读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却忽略了如拼音、识字、写字等环节。这些环节也应当融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我还常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去思考好的记忆方法,并且与大家分享。比如“密、蜜”“辫、辩、辨、瓣”,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字的结构,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蜜蜂是昆虫所以是“虫”字的“蜜”,“辩论”要是用语言说的,所以里面是一个“言”字……之后让学生根据对字词的理解进行扩句,造句的练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把口语训练结合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能让孩子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还能让大家养成说的习惯,说的意识。(三)、创设情境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