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度过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VIP免费

度过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_第1页
1/2
度过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_第2页
2/2
度过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一、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又称工作倦怠。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1974年将“职业倦怠”引入向哪里学,用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二、职业倦怠的显著特征: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特征是:1.情感衰竭:是指教师长时间处于极大的压力下,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教育教学中产生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2.玩世不恭:是指教师会刻意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只是很被动的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3.成就感低落:是指教师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和贡献,对自己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下降。三、职业倦怠,因何而生: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教师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动态的专业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在专业信念、教学关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美国学者富勒根据教师教学关注领域的变化提出了四阶段发展模式: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有研究表明,教龄6——10年的教学情景关注阶段是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的阶段。这段时间教学工作已经驾轻就熟,班级管理也不再新鲜,每日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讲评辅导”等机械单调的事情,兴趣很容易丧失,职业倦怠可能就会随之产生。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众多,大致可以分成三种:1.环境因素(1)社会不公和过高期望。社会地位不太高,经济实力不太强,闲暇时间非常少……这是现今大部分教师的生存状态。而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的理想式教育口号之下,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却越来越高。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和教师实际地位的地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2)学校环境的诸多问题。学校环境中专制的管理方式和不良的人际关系都可能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2.职业因素(1)工作压力的沉重负担。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这是教师群体的真是写照。(2)传统教育观念的消极按时。3.个人因素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以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对竞争性活动采取逃避和抵制性处事策略的教师,总是把教育中的困难和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的内归因性教师,易受生活事件影响的内向性格的教师,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四、职业倦怠,如何应对:1.设定目标:爱默生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潜能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目标达成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研究表明,自我实现的人通常不会感到职业倦怠。2.活在当下。有人问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禅师回答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瓦伦达心态”。活在当下就是此时此地,因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最重要的时间就是你现在的时间。3.积极心态。生活中有光明也有黑暗,同样的,学生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关键是我们教师看到了什么,我们在关注什么。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盯着学生的缺点,时间长了,眼里尽是学生的缺点,心情自然会烦闷。反之,如果我们能多多的关注积极的东西,即使是师生冲突,也可以让师生都能从中汲取教训,可以改变自己,获得真正的发展。4.寻求支持。人事社会性动物,当他们孤立无援时,很容易感到寂寞无助,因此除了家庭支持外,人们还必须在团体中获得支持。——摘自《人民教育》2011.第22期山东省济南九中石建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度过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