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调研报告按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带着“如何突出特色,打造XX旅游品牌”这个课题,从3月24日开始,我先后深入县旅游局、文体局、景区、XX景区、博物馆和温泉宾馆进行调研,并和相关部门及基层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座谈讨论,认真查找制约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的思路和办法。通过调研,使我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思路,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一、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论证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开发,多方打造特色品牌,全县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发展品位进一步提升。坚持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紧紧立足我县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独特的优势,把旅游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充分挖掘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温水文化资源,倾力完善以大云寺——王母宫景区为轴心,以南石窟寺、田家沟、温泉休闲度假区为依托的景点体系,着力打造“王母故里、佛教圣地”品牌。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修订完善全县旅游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及王母宫、大云寺景区和温泉休闲度假区等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有效提高了产业开发品位。二是突出重点,集中突破,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坚持以扩大景区容量、丰富景点内涵为重点,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开发建设,累计实施旅游开发项目25项,完成投资1.54亿元,旅游基础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景点内涵得到深度挖掘。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大云寺博物馆建设工程,完成了舍利塔及钟鼓楼、碑亭、大门等塔前建筑。投资20XX万元,实施王母宫景第1页共6页区综合开发,建成了前区广场、游客中心、过街天桥、民俗小吃一条街等工程,完成了山体植被恢复、上山道路排洪渠修复、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和2处三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开建了三清殿、金母殿工程,景区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通过省上初评验收。投资1200万元,建成王母宫水景区,形成了山水城相互映衬、融为一体的旅游景观。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回中广场建设工程,建成了休闲广场、大型音乐喷泉、水景池、浮雕墙、图腾柱等设施。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田家沟生态风景区二期开发工程,建成了入口景观区、水景广场、休闲生态屋等景点。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温泉宾馆3号贵宾楼,接待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加强管理,完善体系,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把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多方创造条件,解决突出问题。狠抓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专业导游8名,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培训,旅游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强化行业监管,组织对县内宾馆饭店进行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了统管能力。集中开展景区环境卫生治理,聘用环卫人员18名,开展常天保洁管理,有效解决了脏乱差问题,树立了良好形象。四是强化促销,广泛推介,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坚持整合旅游资源,整体包装策划,强势开展宣传推介,借助“西洽会”、“兰洽会”等节会,组织开展大型旅游推介活动7次,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努力提高知名度,多方扩大影响力。以融入“西兰银”旅游经济圈为目标,努力开拓旅游市场,与西安、兰州、银川等22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方搭接精品线路,培育新的客源增长点,2008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55.58万人(次),旅游综合业收入突破3000万元。二、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分析,虽然近年来全县旅游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但目前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突出的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景区基础配套不够完善。虽然我第2页共6页县历史积淀深厚,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但由于受政策限制,国家、省、市对旅游项目投资较少,依托项目带动的效果不明显。加之,县级财政困难,对旅游项目投入有限,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