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主题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VIP免费

主题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_第1页
1/3
主题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_第2页
2/3
主题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_第3页
3/3
《保管好自己的书包》生活体验活动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幼儿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积极方式和重要途径。《指南》中讲到: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幼儿阶段正是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帮助他们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我班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保管好自己的书包”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一、活动来源本次活动来源于比比活动第四单元第三节《解决问题》的一个故事中,孩子们通过倾听故事,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讨论。故事结束,孩子们纷纷想起了自己丢过东西的事情,开始了问题的讨论。鲁泽莹:“老师,我丢过一个别针,是别在我书包上的?”老师:“你什么时候发现不见的?”鲁泽莹:“妈妈放学接我回家,等我和妈妈到家了别针就不见了。”老师:“你在书包里面找了吗?”鲁泽莹:“书包里没有,肯定是其他小朋友拿走了!”(她坚定地说)老师:“你在幼儿园时别针在吗?”鲁泽莹:“我没看!”老师:“那你怎么肯定是别人拿走的呢?”鲁泽莹:“我的东西从来没丢过,肯定是别人偷走了!”(仍旧很坚定,并且情绪有些激动)为了让孩子平静下来,老师进行了耐心地疏导:“我们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的时候不能轻易下结论,大家都知道你丢了心爱的东西很难过。这时我们应该先冷静下来,情绪平静后,仔细想想你的东西是什么时候在哪不见的。然后可以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或是周围的小朋友帮你一起找。如果说是别人拿走的要有证据,不能随便冤枉他人,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听到这番话后,鲁泽莹平静下来,又仔细地翻找了一遍书包,最后在一个小袋子里发现了她的别针。在日常生活中总有孩子会丢东西,然后胡乱地翻翻书包,没有目的地东找找西找找。虽然老师在平时总是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但是丢东西的事情还是会发生,而且在事情没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孩子总是用怀疑的语气说是其他小朋友拿的,这样的语气其实很伤其他孩子的心。为了让孩子们能正确处理丢东西这件事情,并且能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书包管理好自己的东西,我们开展了这次生活体验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二、丢失心爱东西的心情活动前,我们首先组织了谈话活动,让孩子们说一说丢失心爱东西后的心情,大家纷纷表示很难过而且找的时候很着急,孩子们又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丢失东西后的感受表现出来。三、我们应该如何保管书包中的物品?谈话活动后,我们开始了解决方法的讨论,大家首先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在什么时候拿出自己的东西,帅帅说:“饭后好书分享时我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拿出来。”李文博说:“绘画和写字时,我可以将自己的笔拿出来。”老师又抛出问题:什么时候将自己的东西收起来呢?浩浩说:“午睡前,我要把书包里的东西放好。”朱清禹说:“离园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的东西都放回书包。”四、如何利用书包的空间?除了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拿出和放回自己的物品,还要学会利用书包将自己的物品管理好。在如何利用书包的空间问题讨论中,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将大本的图书放在书包的大袋子里;整理书包前,先将物品分类,然后根据物品大小将它们放在适当的兜里;把一些折纸和小作业本可以放在一个夹子里等等。孩子们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会了整理书包,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五、当你能够很好地整理书包,保管物品时,你的东西丢了怎么办?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丢失东西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偶尔也会发生。为了让孩子们能正确对待丢失东西这件事情,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当你能够很好地整理书包,保管物品时,你的东西丢了怎么办”。这次孩子们没有像以前那样慌乱,而是静下心来,安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王俊潼说:“不能着急,先仔细想想东西放哪了,最后实在找不到了,可以让家长再买一个新的。”刘颜博说:“当东西丢了以后不能怨别人,自己的东西自己应该保管好。”通过这次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保管自己的东西,而且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在情感体验中转变了自己对待丢失东西的态度,并能冷静地处理。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充分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主题活动—保管自己的书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