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庄子》故事两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制作:故郡中学关于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他曾做过蒙城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庄周(约前369~前286)关于《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朗读课文自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借助课下注释直译课文。一、重点字词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全:完全,确定是循其本:意思是从最初的话说起二、一词多义安:怎么,怎能;哪里固:本来;固然三、古今异义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是:这;现在表示肯定的判断动词难句突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课堂表演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探究思考庄子坚持认为“出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心境??探究思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的人生态度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庄子一贯的思想是,人的生死、祸福、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课堂辩论你赞同谁的观点庄子:以欣赏的眼光看世界惠子:以求真的态度看世界美点赏析轻松闲适,趣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课外拓展:《庄子·徐无鬼》(节选)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1),使匠石斫之(2)。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4)。宋元君闻之(5),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释](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泥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斫(zhu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总结从《庄子》散文的几个片断,我们一斑窥豹:《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