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近(1851—1864)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外部原因:列强侵略(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1851年金田起义——兴起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1851年金田起义——兴起(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人物资料陈列室天王洪秀全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萧朝贵韦昌辉冯云山石达开杨秀清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金田起义——兴起(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4)北伐西征——1856年进入全盛军事资料陈列室太平军前期军事形势图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北伐西征东征定都天京永安建制金田起义东乡称王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内容:(1)具体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土地分配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原则产品分配原则: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3、结果:无法实施根本原因: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评价内容1、土地分配2、产品分配方法:原则: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评价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空想性)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性)3、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不能。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上,该纲领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最终导致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1)原因:天王府模型太平天国玉玺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思考:你认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的原因是什么?(1)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3)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过程:(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过程:(3)影响:2、重建领导核心: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过程:(3)影响:2、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领导人(陈玉成、李秀成)3、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官禄村人,洪秀全的族弟,任村塾教师。他是拜上帝教最早的信徒之一。金田起义的时候,他正在广东清远县教书,为躲避清政府的缉捕,他两度避居香港。1859年到达天京。洪秀全封他为干王,晋位军师,总理政事。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原因:(2)过程:(3)影响:2、重建领导核心:3、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主要内容:1859《资政新篇》内容•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外交(补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