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单位:东城一中课题组成员:何瑞敏葛荣焦娟薛维侠康沙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这种结合从“应有”到“实有”却有一个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力量整合、教育组织调整乃至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主导性,家建构起上下一致、校内外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有重大影响。为此,本学期我们课题组以《农村初中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么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对学校在“共同体”教育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及地位进行研究,进一步拓展学校的组织和管理功能。2、对家庭在“共同体”教育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及地位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3、对社会在“共同体”教育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及地位进行研究,发挥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教育的影响及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着力点: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着力点,探索构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方式和互动模式。)2、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影响及其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着力点: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探索构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方式和互动模式。)3、研究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着力点: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实施教育培训,引导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及管理。)4、如何发挥学校在全方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和主导作用。(着力点:以教育评价为突破口,优化校内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和主导作用。)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走访谈话法:在部分有针对性的学生和其监护人中调查问卷,走访,积累资料和经验,总结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和原则。2、经验总结法:对每次活动的研究经验或操作模式进行及时总结,即对阶段性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挖掘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层次的结论。3、个案研究法:课题研究组将在我校挑选30名家庭状况特殊、社会背景复杂的学生进行长时间、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调查研究,探索他们的性格、心理、言行特征及教育矫正的有效方法。5、实验法: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和家校合作制度,使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成为常态化。4、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书籍和网络,掌握相关领域内最新的研究现状及理论上的进展。四、前一阶段完成的主要任务(一)四月份:筹备成立家教协会1、召开教师会员和家长会员联谊会。确定委员会名单,学习并修订《家教协会章程》,共同拟定活动方案。负责人:葛荣2、举办《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讲座。负责人:何锐敏(二)五月份召开“彼此欣赏,相互塑造-亲子恳谈会”。负责人:焦娟(三)六月份1、举办“期末阶段学生复习方法指导”讲座。负责人:薛维侠2、举办“如何指导孩子度过有意义的暑假”讲座。负责人:康沙叶对于前一阶段的工作。绝大多数家长反映这些活动非常有意义,对解决他们在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助益很大,希望学校今后能继续把此项活动进行下去。五、下一阶段课题实施计划及着重解决的问题(一)下一阶段课题实施计划1、《家有儿女要成长》主题班会。负责人:葛荣2、“营造书香氛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讲座。负责人:康沙叶3、评选优秀家长,年度总结座谈会。负责人:何锐敏(二)着重解决问题在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力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使实验教师进一步端正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态度投入到“家庭教育”子课题中来,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保证时效性,并形成制度。六、主要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从课题的实施状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家长参与度不高,并未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