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林徽因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是梁思成的夫人,是徐志摩苦苦追求而为之写下《再别康桥》的女人,是让一代哲学大师金岳霖终身不娶的女人。她叫林徽因,她很漂亮,很有才;她出过国,学过建筑,主演过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全剧英语台词。女,民族:汉,福建闽侯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人们都说她是旷世才女,是美貌与智慧的结合。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林徽因是徐志摩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英国时初次相见便互相引为知己,曾经热烈地相恋过,回国以后,又一起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表演泰翁诗剧《齐德拉》,一起参加新月社活动,配合非常默契,林徽因去美国留学,他们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以后,徐志摩又是他们家的常客,林徽因在香山双清别墅养病时,徐志摩常去看她,并与她一起讨论写诗的体会。林徽因与徐志摩有十年的交情。而且,林徽因是一代才女,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可以说,对于评价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评价徐志摩的创作,评价徐志摩诗歌,林徽因是最有发言权的。林徽因说,诗人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徐志摩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徐志摩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的。他的诗情,绝不含有任何矫伪,诗的技巧,艺术上的造诣,在几乎没有一定诗歌的定义时代,他大胆而努力地尝试着。他的诗不仅慰藉自己,解放自己,也让读诗者在诗句中间由音乐性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把他的情绪与读者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把他的灵感,给读者生活添些新鲜;把他的痛苦伤心再揉成读者自己忧郁的安慰!徐志摩的诗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他的英年早逝,永远是一个不能填补的空虚。之後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後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的时候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此情只应天上有。”她爱金岳霖,对于为了她终身未娶的哲学大师,她说她会像爱家人的一样的爱他。她爱徐志摩,康河的柔波与英伦的夕阳曾经见证了这段恋情,但她并没有被情感蒙蔽理智的双眼。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