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政治卷讲评建议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1.C2.D3.C4.A对时政的把握不能仅局限于时间、事件、意义等基本要素,还要运用学科知识对时政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和阐释。5.D材料道出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尴尬——处在全球价值链的组装加工环节(低端),说明中国经济必须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6.D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会使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7.B此题属较易题。8.D南北车合并属强强联合,不是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中国中车属股份有限公司,故不选A、B两项。9.CA、D两项与题意无关。营改增不一定会使国家的税收总收入减少。减税政策属扩张性财政政策。l0.C经济增速回落、CPI回落到1时代,意味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国家会出台稳增长的刺激政策。中国经济下行,企业不会增加投资,消费者收入预期会变差,商品销售会出现困难。11.D①②为错误选项,此题较易。l2.D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原味儿”地吸纳网民建议,属民主决策,不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l3.B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与②④两项不搭。l4.D人大监督检查院,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现。B项表达错误。A、C与题意无关。l5.A唯有A项符合题意。l6.A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拥有自治权,不是所有民族地区。A符合题意,各民族平等享有权利。l7.DA、B、C三项表达错误。此题属较易题。l8.AB、C表达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l9.B此题属较易题。②表述错误;③与题意无关。20.A材料主旨是谈汉语与英语相互交流、借鉴、融合,B、C、D三项不符题意。21.B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②、④与题意无关。22.A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个个热血励志的人生故事、风骨情怀。23.D复制圆明园,没有进行文化创新;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没有尊重文化多样性,违背文化发展规律,也表现出应有的文化自信!24.B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A、C、D三项不搭。25.C认识因人而异,说明意识反映作用的能动性,不是意识的反作用。A、B、D与题意无关。26.B此题可能为知识盲区,2008、2010江苏高考考过两次。今年各地模拟基本没有涉及。后期复习,要查漏补缺!27.B康德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他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28.D注意设问中对模块的限定——辩证法,故不选C项。29.D注意设问的要求——方法论。精准扶贫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A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拔苗助长、适得其反。B、C、D不符合漫画主旨。31.C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32.B孟子的观点主要强调树立崇高理想的重要性。33.D“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属教育管理制度变革,属上层建筑的调整;先试行后推广,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二、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34.第(1)问,属于小模块类简析题。“文化与社会”模块包括三个考点:文化的性质和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解答时,要以原理为纲,逐点结合材料演绎。此小题属中档题。第(2)问,属于定点演绎类简析题。需仔细排查群众观点基本内容与材料的具体联系。材料主要讲了三层意思:建好报刊亭的目的、就如何建好报刊亭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调查结果升级报刊亭。分别对应“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期复习,要进行明定点和暗定点演绎类简析题的训练,引导学生精确分析。【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留住报刊亭,能传播城市文化、传递城市文明;(2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办好报刊亭,能繁荣城市文化消费市场;(2分)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留住报刊亭,能够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文明品味。(2分)(2)建好报刊亭服务便民,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2分)就如何建好报刊亭听取群众意见,是“一切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