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里小学课堂教师备课课题23林冲棒打洪教头总课时数授课时间备课人徐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感知林冲、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感知林冲、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的思考导学案设计:1.大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试着读准下面的轻声词。较量掂量彩头衣裳功夫本事3.读准带点字的读音。押解禁军空地喝道4.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1)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想让,便去上首坐了。(2)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3)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军师。5.读读课题,你能围绕课题简单地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吗?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感知课文脉络,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一、简聊《水浒传》,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改写自《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板书课题,生齐读。3.林冲是什么人?(生介绍林冲)4.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疏通读音,理清故事脉络,整体感知全文。1.生自由读文,读书要求:独立朗读,读正确、流利。思考: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结果怎样?2.检查自读效果课件出示生字词:白昼衣裳银锭推辞较量踉跄押解还招灰溜溜依草附木骗吃骗喝躬身施礼纵身跳出往后一退抡棒一扫全不理睬气势汹汹措手不及满面羞惭(1)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两个多音字“解”“还”;一个轻声;一个平舌音“睬”。(2)齐读、开火车读。3.本文改写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上文白参杂,出示句子请生读通,简单理解。预设:乃是:“乃”词句中是“是”的;教头:指负责训练武艺的武师;禁军:宋时指保卫皇帝、保卫京城东京的军队,我们经常听到“御林军”也有这个意思;八十万:不是实指;“发配”和下文中“流配”意思一样。4.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自己练习——小组合作练说——指名说5、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4-8)3预设:林冲棒打洪教头,洪教头的一再相逼是一条导火索,而柴进暗中怂恿,也是一条导火索,这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师介绍故事背景,弄清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的原因。2.提问:柴进为什么厚礼款待林冲?了解柴进。四、指导写字,课堂练笔。出示本课生字,分类重点指导。1.形近字辨析踩——睬骗——篇溜——遛2.指导书写“睬”、“溜”,左窄右宽;“昼”上边“尺”最后两笔要舒展开;“羞”上边部分的“羊”最后一笔是撇。3.教师范写,学生在写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睬骗裳羞溜五、作业:1抄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感知林冲、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4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人物动作和语言来感知林冲、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一、复习导入,听歌曲,引起兴趣。1.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22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2.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躬身施礼纵身跳出往后一退抡棒一扫全不理睬气势汹汹措手不及满面羞惭(第一行写林冲比武动作,第二行描写洪教头的)3.在《好汉歌》音乐中提问:你们知道《水浒》哪些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