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批评学生的几个原则原文转自《体育教学》一、事实为依据,常规为准绳批评学生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以执行课堂常规为准绳,不得侮辱学生和践踏学生的独立人格,更不能借着批评而没完没了、喋喋不休地批评,一定做到一事一批和一事一评原则,这样才能让被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和佩服。二、先表扬后批评在表扬中批评和在批评中表扬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诚恳批评,相反,一味地表扬无批评或一味地批评无表扬都让学生远离课堂、丧失明辨真、善、美和丧失识别假、丑、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成长观。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存在着残疾和疾病的学生;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的学生;无论是权贵还是普通的学生;无论是相貌漂亮、英俊还是丑陋、一般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好还是不好的学生等他们在我心目中永远、永远都是一座座待人开采的能源和矿藏。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原理,并且尽自己最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使得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提升和充分享受运动本身所带来的无限快乐。四、把握批评的第一时间原则在批评学生时,采取冷一冷、缓一缓教育策略并不意味着丧失了批评的第一时间,事实上,有时候恰恰是教师主动性、区别性地批评学生的最高层次的触摸和迹象。假设我们遇到的是集体性违反课堂常规事件,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做出批评的姿态和立场,否则会让不良行为呈现扩大和蔓延趋势。与此同时,疏忽了选择第一时间来纠错的话,到末了,等到再次想起来批评学生,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也丧失了最佳教育和管理时机。五、要主动性克服情绪化批评原则教师是很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的特殊行业,即便是自己有了消极性情绪也顾及到自身师德师风而选择隐忍,更不能借机拿学生撒气。作为教师,不管你是否愿意,每天你都得面对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冲击、负面刺激源这个事实。与其情绪化教学,还不如退一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适宜状态下,在风平浪静地走入课堂,从而避免给学生带去身心伤害的可能。六、避免滥用批评原则批评不能无休无止,课课批只能让学生反感、抵触,乃至于,最终形成习以为常而“无所谓”。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性、针对性地变招。既然药物对此无效,就得立马换一种药方试一试,指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呢?因此,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要避免滥用批评,同时让批评这个武器达到无批的或达成学生自我批评的境界。七、切中要害的批评原则批评的根本目的是唤醒学生自我批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我纠正和规范不良行为意识习惯培养的过程”。不着边际的批评和地毯式批评只能让学生茫然无措,不痛不痒之感,只有找到命脉、点其死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痛彻心肺、疼入骨髓的批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