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成长系学校发展之本——积极进取的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陶继新荆兆晶【编者按】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开展工作,人文立校,科研兴校,全面推进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特点的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此,近日,陶继新先生到学校与荆兆晶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基【荆兆晶】我们确定的办学思想是:尊重个性,面向全体,挖掘潜力,主动发展。立足于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为保证学生的特长发展,我们成立了各种活动小组,例如,清泉文学社、小记者团、机器人工作室、美术创作室、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合唱队、民乐队等。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发展,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例如,齐鲁文化、影视赏析、手工制作、演讲与口才、生活中的科学等。使学生在特长发展中培养兴趣,在兴趣激发中发展特长。【陶继新】特别欣赏你们的选修课,这些课与升学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却是休戚相关。比如齐鲁文化,本身就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学生一旦走进齐鲁文化之中,提升的就不只是文化品位,还有思想人格。因为儒家文化是齐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其中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华,而且也流泻着思想的要义。学生认真学习之后,就会从中获取人生成长的必备营养,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与健康的心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当下的学习,还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荆兆晶】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基,除了在选修课上传播齐鲁文化,我们还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建造了以孔子、老子等经典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以学校发展历程和学校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墙,还有展示师生名言警句的灯箱、牌匾等。我们还借助山东省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题研究,申请确立了“构建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素质”的子课题,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制定班训、班规和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陶继新】与儒家文化相得益彰的是道家文化,而老子则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你们建造以孔子、老子等经典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可谓抓住了文化的根本。每次诵读《论语》《道德经》,我都会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感觉。如果学生诵读了这两部经典,就为其学习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就有了文化之根。而学校是文化之地,如果没有文化味,就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看你们学生的名言警句,令人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他们风华正茂,激扬文字,彰显着生命的朝气。而他们制定的班训,异彩纷呈,而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追求。如此等等的文化如果内化到师生的心里,就会生成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荆兆晶】是的,我们一直致力于文化对师生的影响。不仅用中国经典的文化熏染学生,还努力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内的每一景物成为物化的思想,凝固的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我们就是通过这些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使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突出一个“爱”字,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陶继新】文化功能之一就是育人。让学生心里充满“爱”当是育人之本。不但要爱祖国、爱人民,还要将爱落到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动物,爱植物等。人人心里拥有爱之后,整个校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习惯养成教育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走向。习惯养成需要优质环境的影响,也需要个体不懈的努力。因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在习惯养成教育中,一定要有耐心,即使出现反复也不必大惊小怪。而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有了恒定的价值,就可以终身收获其源源不断的“利息”。【荆兆晶】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说:“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所以说,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