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课时:《诗经•采薇》《春夜喜雨》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主题:轻叩诗歌的大门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陈琳/巩义市小关镇中心小学【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材分析】《诗经•采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这种四言诗,在我国以《诗经》为代表的古诗中是很常见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所作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传诵。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细膩、动人。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这首诗后有简短的赏析,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这首名作。【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自学能力,能够通过自读,感悟品味语言,欣赏诗歌。【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评价任务】小组朗读诗歌,分角色朗诵诗歌。【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2.自学。(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