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培养是激发的前提,而在激发学习动机时又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动机。某些措施往往同时兼起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的培养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学习目的教育,是一项经常的重要的工作。它总是与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培养联系在一起的。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经验表明,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如通过讲故事、访贫问苦、对比新旧社会学习条件的不同,启发学生的阶级觉悟,以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为革命而学习”、“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红旗手”等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的直接联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通过“到宇宙去旅行”等科学幻想性活动,使学生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好好学习,以便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秘密的意向,和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的愿望等等。在进行正面教育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某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予以否定,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动机的斗争,帮助他们克服弱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对一般学生要这样,对学习上暂时后进的顽皮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的学生,尤应如此。2.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1)明确知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是形成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的知识对于儿童的兴趣和兴趣倾向有着特殊的影响。(2)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研究表明,仅有对知识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还不足以保证学生产生真正的认识兴趣,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进行科学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认识兴趣。在完成这种实际任务时,学习对象愈符合学生的“立场”就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对于阅读文艺或科学通俗读物抱有否定态度,因而对课外阅读不发生兴趣当研究者组织他们参加选购书籍,把书籍分发给他们,要求他们收集优秀的书评朗诵有趣的书籍,演示科技书籍中提供的科学实验等活动时,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看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否定了自己原有的否定态度,阅读对象成为他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东西,于是,阅读兴趣就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3)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都会妨碍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在揭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奥妙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学习兴趣才能较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和必要的技能掌握等内部条件,以至必要的物质设备、组织领导等外部条件,都能影响学生认识兴趣的产生。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学经验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