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体育课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作为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当教师接受到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后,应当对照教学大纲计划学期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将本学期上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订教学目标。事实证明,教师假如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透彻,重点就会抓得准,难点就容易突破,使学生上课时很容易领会和掌握有关知识点。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学习一些新的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经验交流会,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参考。其次要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目前,在很多教师的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陈旧观念,这些旧观念的影响致使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所以体育教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上课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使他们各个方面都能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要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教师通过精选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从体育教学的特性中归整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以及技能。注重以生动的教学方式说明体育课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其实,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后效果。第三备课时注重与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决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堂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第四倡导集体备课。作为有经验的教师,他们教学时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作为管理者要鼓励教师进行备课探讨,因为集体备课时,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探讨,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和器材等方面各持己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氛围,管理者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将暂时不能统一的一些意见,再通过专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付诸实施。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总之,体育备课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教好体育课,就不能忽视备课的作用,要从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等方面与学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