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说课讲稿邵原二中李正霞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提倡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我校于2008年4月申报了《新课程实施中师生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的研究》课题,经我校课题组的深入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于今年2010年3月顺利结题。主要成果包括(一)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新的定位:1、树立新的教学观;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教师把握了多元教学策略;4、教师彻底实现了教学角色的转变。(二)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行为的新要求:1、要学会灵活掌握和运用新教材;2、要把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3、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对学生行为的新要求。1、愿学;2、乐学;3、会学;4、善学。(三)确立了各学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课堂的“读-查-说-议-演-写”六步教学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当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为和大家交流我校课题研究成果,现在我就所执教的《散步》一文谈谈此研究成果在本节课中的具体操作与实践。一、说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遁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还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根据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情朗读,探究内涵。二、说教材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生活之美”。学习本文要进一步落实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同时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1.知识和技能:准确朗读,整体感知内容;品味语言,体味美好亲情。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四、说课题研究成果在本节课中的操作与实践:(一)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变教师传统的“教书匠”、“师道尊严”为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使教师确实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创建平等、民主、和谐、自由的新课堂。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1、每个学习环节之前的引导语:(1)新课开始前的导入语,通过优美的诗化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亲情”进行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成功奠定一个好的基础。(2)在“初读课文,感知亲情”学习环节中,我设计的引导语:同学们,我们学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适合朗读,学习时,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读中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引导学生乐于朗读。在学生通过朗读,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我的引导语: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文章温暖的情感中,我想大家一定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愿意和老师共同研究。(3)在“研读入境,体味亲情”学习环节中,我的引导语:同学们,莫先生一家人太让我们感动了,下面,让我们融入到这样一个“和美”、“幸福”的家庭中,再一次体味洋溢在他们家的浓浓亲情……请同学们读出你所喜欢的句子来,并说说理由。这样的语言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4)在“动情落笔,书写亲情”学习环节中,我的引导语:亲情一直是维系人类情感的最细腻、最微妙、也是最真诚、最原始的命脉。正因为它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才会谱写出让人割舍不下的爱的诗篇,流下动情的泪花。父母为了我们,他们的身影日渐憔悴,为了我们,他们的双鬓日染白霜。父母的关爱,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正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