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见实验误差分析一基本知识回顾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之中,而且贯穿测量过程的始终。2误差的分类从误差来源看,误差根据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从分析数据看,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3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备,实验仪器精度不够和实验方法粗略而产生。其特点是:实验结果对真实值总是具有相同的倾向性,即总是偏大或者偏小。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改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测量精度,设计更精巧的实验方法。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其特点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且偏大偏小的机会相等。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多次实验取平均值。4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即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它反应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大小。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常用百分误差表示即相对误差=100﹪,它反映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二常见物理实验误差来源和分析1力学部分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误差来源:弹簧本身,读数误差,作图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眼睛正视,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作出准确的平行四边形,两分力间的夹角不能过大。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误差来源:因参与计算的量有S和T,所以误差来源于S和T,由于市电的频率很稳定,因此时间误差可忽略不计。减小误差的方法:选择点子打得小而清晰的纸带,应选择最小分度为1㎜的刻度尺,读数时眼睛要正视点和刻度尺,估读到0.1㎜,计算时采用逐差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误差来源:实验原理不完善(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代替对小车的拉力,实际对小车的拉力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因平衡摩擦不当而引起的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恰当的平衡摩擦。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误差来源:斜槽末端不水平,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口为坐标原点,实际为端口小球球心。减小误差的方法:斜槽末端要调水平,坐标原点要建立在斜槽末端球心处。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误差来源:实验中两球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会给实验带来误差,落点的确定准确与否会给实验带来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每次必须调节两球心在同一高度,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作用力就越大,误差就越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误差来源:测长度带来的误差,这属于偶然误差,重锤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主要是打点计时器的阻力),所以动能的增量小于势能的减少量,这属于系统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测距离时都应从O点量起,尽量减小阻力。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误差来源:单摆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时间的(单摆周期)测量上,长度(摆线长度,小球的直径)的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尽量是单摆符合要求,测量时间要准确,必须做到: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采用倒计数法,多测几次求平均值,长度要测准确。2电学部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误差来源:电流表的精度,电极与导电纸接触是否良好,导电纸是否符合要求,电极的大小。减小误差的方法: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的电流表,导电纸的电阻率必须远大于电极的电阻率,电极应选一样大的直径为1cm的。测量金属的电阻率,误差来源:测量金属丝直径,测量金属丝长度,电流表和电压表对测量电阻的影响,通电电流太大,通电时间太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变大。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测几次使测量精度提高,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测电阻,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误差来源:没有考虑电压表的分流或电流表的分压,没有及时的断开电源,作图不准确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及时断开电源,尽量使电压表分流减小、电流表分压减小,作图要准确。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误差来源:若测量值偏大,可能是表笔与电阻两端接触欠紧而引入接触电阻,或电池用旧了,电动势和内电阻均发生变化若测量值偏小,可能是人体电阻并联所造成的。减小误差的方法:表笔与电阻两端接触良好,及时更换电池,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3光学部...